王世臣(小迷糊、王金和) 相声演员 王世臣个人简介
王世臣,男,相声演员。汉族。生于北京。原名王金和,艺名“小迷糊”。
因家境贫寒,10岁时拜著名相声艺人陈雨亭为师,边学艺边在北京隆福寺、护国寺等撂地演出。13岁时因陈雨亭先生不幸过世,乃从师张杰尧,学习相声表演。14岁出师后在北京、天津、张家口等地演出,曾与戴少甫合作演出相声并在冀东电台录音演播。17岁与班德贵搭档在天津“三不管”、“鸟市”、“谦德庄”等撂地,常与马三立、马桂元、高桂清、刘宝瑞、阎笑儒等名家同台献艺并受诸前辈点化,相声技艺大有长进遂名声鹊起。20岁以后,王世臣先生活跃于北京“启明”、济南“晨光”及天津各相声场所,与张寿臣、侯一尘、常连安、郭荣启等合作演出。陈先生过世后,以微薄收入赡养师娘。
1951年应邀去上海与孙书筠、张伯扬等合作演出。回京后与谭凤元、良小楼等组建“北京实验曲艺团”,任团长。1952年参加赴朝慰问团演出,受到志愿军战士欢迎和好评。1953年加入北京曲艺三团与高凤山、孙宝才、高德明、罗荣寿、王长友等演出“相声大会”。1956年曾为中央代表团团员赴西藏参加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庆祝大会,陈毅元帅任中央代表团团长。
10年动乱,王世臣先生被迫离开舞台。1978年复出,曾应聘担任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相声教师。1985年,王世臣先生自北京市曲艺团退休。1996年举办了“王世臣先生舞台生涯65周年”演出。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王世臣先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他台风潇洒,表演火爆,基本功扎实,捧、逗、腻俱佳,擅长“倒口”以仿学见长,注重人物刻画,使“包袱”尽在情理之中。相声名家马季先生评价王世臣说:“在我心目中,除了侯宝林,相声界就数他形象高大”。王世臣先生代表节目有传统相声《拉洋片》、《怯洗澡》、《批捉放》、《闹公堂》、《卖布头》、《白吃猴》、《怯拉车》、《汾河湾》、《朱夫子》等;反映新生活的作品有《昨天》、《不离婚》、《找对象》、《借钱》、《孤儿不孤》以及化妆相声《跳神儿》、《耍猴儿》等。曾参与创作相声《举目皆亲》。还曾赴津参与传统相声的录制工作,与赵世忠合作,表演了《学四省》、《拴娃娃》、《献地图》、《朱夫子》、《口吐莲花》、《老老年》、《学四相》、《怯洗澡》等曲目,留下诸多珍贵资料。
王世臣先生为人坦诚,善待他人,直面人生。自知身患绝症10余年来仍豁达乐观,直至身体主要功能衰竭,溘然辞世。王世臣先生是一位有影响的相声名家。他一生为相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常说:“不说糊涂相声,演出要真实”他在6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身体力行。
王世臣的艺术成就辉煌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当时北京、天津家喻户晓的著名相声演员。在北京“世界游艺社”演出时。场次安排分别是他和赵玉贵倒三,孙书筠倒二,侯宝林和郭启儒攒底。他每天剧场演出。有一天,他由一家电台赶到剧场时,孙书筠已经在台上演出了。按原场次已不可能,而他和赵先生再上台表演,两个相声节目又连在一起了。只好安排他和侯先生、郭先生合说三人相声《扒马褂》。观众中有一位做绸缎生意的刘掌柜与他和侯先生都是好朋友,散场后请他们吃饭。席间,刘掌柜说“宝林、世臣、咱们都是好朋友,我劝你们一句,不要为一件马褂,俩人闹成这样,当着外人这事让人家笑话,我是做绸缎生意的,送你们每人一件马褂。”经过说明三人哈哈大笑。可见三位先生的表演神形兼备已进入化境。人物刻画深刻,使观者信以为真。20世纪80年代初,电影评论家钟惦斐在《大众电影》以《无与伦比》题目撰文,回忆40年前在西单商场听王世臣、高德明、王长友合说的《扒马褂》,至今记忆深刻,赞扬他们艺术炉火纯青,表演登峰造极给观众留下过目不忘的印象。
相声艺术中的“现挂”,要求演员对现实生活观察准确、反映迅速。抗日战争结束后,一次王世臣路过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大栅栏,看见“瑞蚨祥”门前有个摊贩大声吆唤:“快来买唻!快来买!日本人倒霉!中国人得倚!快来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卖价格极低的俘获日本生活用品、衣物。当时他和郭启儒合作,来到剧场后台把在大栅栏看到的情况一说,二人一商量,当即在表演《卖布头》的“货声”里用上了。
乙:你一吆唤,我就知道卖什么的。
甲:你听这个(吆唤)“快来买唻!快来买!日本人倒霉.中国人得倚!快来买!这是卖什么的?!”
乙:不知道!
立时观众中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炸雷般掌声和笑声。
王世臣先生的弟子有:李鸣岐、赵得亮、马大龙、付振江、孟祥光、刘洪沂、李文山、田战义、杜国升等。
出生:1922年3月20日,农历壬戌年二月廿二日
逝世:2001年10月3日,农历辛巳年八月十七日,12时5分
人物分类
相声 演员
因家境贫寒,10岁时拜著名相声艺人陈雨亭为师,边学艺边在北京隆福寺、护国寺等撂地演出。13岁时因陈雨亭先生不幸过世,乃从师张杰尧,学习相声表演。14岁出师后在北京、天津、张家口等地演出,曾与戴少甫合作演出相声并在冀东电台录音演播。17岁与班德贵搭档在天津“三不管”、“鸟市”、“谦德庄”等撂地,常与马三立、马桂元、高桂清、刘宝瑞、阎笑儒等名家同台献艺并受诸前辈点化,相声技艺大有长进遂名声鹊起。20岁以后,王世臣先生活跃于北京“启明”、济南“晨光”及天津各相声场所,与张寿臣、侯一尘、常连安、郭荣启等合作演出。陈先生过世后,以微薄收入赡养师娘。
1951年应邀去上海与孙书筠、张伯扬等合作演出。回京后与谭凤元、良小楼等组建“北京实验曲艺团”,任团长。1952年参加赴朝慰问团演出,受到志愿军战士欢迎和好评。1953年加入北京曲艺三团与高凤山、孙宝才、高德明、罗荣寿、王长友等演出“相声大会”。1956年曾为中央代表团团员赴西藏参加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庆祝大会,陈毅元帅任中央代表团团长。
10年动乱,王世臣先生被迫离开舞台。1978年复出,曾应聘担任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相声教师。1985年,王世臣先生自北京市曲艺团退休。1996年举办了“王世臣先生舞台生涯65周年”演出。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王世臣先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他台风潇洒,表演火爆,基本功扎实,捧、逗、腻俱佳,擅长“倒口”以仿学见长,注重人物刻画,使“包袱”尽在情理之中。相声名家马季先生评价王世臣说:“在我心目中,除了侯宝林,相声界就数他形象高大”。王世臣先生代表节目有传统相声《拉洋片》、《怯洗澡》、《批捉放》、《闹公堂》、《卖布头》、《白吃猴》、《怯拉车》、《汾河湾》、《朱夫子》等;反映新生活的作品有《昨天》、《不离婚》、《找对象》、《借钱》、《孤儿不孤》以及化妆相声《跳神儿》、《耍猴儿》等。曾参与创作相声《举目皆亲》。还曾赴津参与传统相声的录制工作,与赵世忠合作,表演了《学四省》、《拴娃娃》、《献地图》、《朱夫子》、《口吐莲花》、《老老年》、《学四相》、《怯洗澡》等曲目,留下诸多珍贵资料。
王世臣先生为人坦诚,善待他人,直面人生。自知身患绝症10余年来仍豁达乐观,直至身体主要功能衰竭,溘然辞世。王世臣先生是一位有影响的相声名家。他一生为相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常说:“不说糊涂相声,演出要真实”他在60多年的艺术实践中身体力行。
王世臣的艺术成就辉煌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当时北京、天津家喻户晓的著名相声演员。在北京“世界游艺社”演出时。场次安排分别是他和赵玉贵倒三,孙书筠倒二,侯宝林和郭启儒攒底。他每天剧场演出。有一天,他由一家电台赶到剧场时,孙书筠已经在台上演出了。按原场次已不可能,而他和赵先生再上台表演,两个相声节目又连在一起了。只好安排他和侯先生、郭先生合说三人相声《扒马褂》。观众中有一位做绸缎生意的刘掌柜与他和侯先生都是好朋友,散场后请他们吃饭。席间,刘掌柜说“宝林、世臣、咱们都是好朋友,我劝你们一句,不要为一件马褂,俩人闹成这样,当着外人这事让人家笑话,我是做绸缎生意的,送你们每人一件马褂。”经过说明三人哈哈大笑。可见三位先生的表演神形兼备已进入化境。人物刻画深刻,使观者信以为真。20世纪80年代初,电影评论家钟惦斐在《大众电影》以《无与伦比》题目撰文,回忆40年前在西单商场听王世臣、高德明、王长友合说的《扒马褂》,至今记忆深刻,赞扬他们艺术炉火纯青,表演登峰造极给观众留下过目不忘的印象。
相声艺术中的“现挂”,要求演员对现实生活观察准确、反映迅速。抗日战争结束后,一次王世臣路过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大栅栏,看见“瑞蚨祥”门前有个摊贩大声吆唤:“快来买唻!快来买!日本人倒霉!中国人得倚!快来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卖价格极低的俘获日本生活用品、衣物。当时他和郭启儒合作,来到剧场后台把在大栅栏看到的情况一说,二人一商量,当即在表演《卖布头》的“货声”里用上了。
乙:你一吆唤,我就知道卖什么的。
甲:你听这个(吆唤)“快来买唻!快来买!日本人倒霉.中国人得倚!快来买!这是卖什么的?!”
乙:不知道!
立时观众中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炸雷般掌声和笑声。
王世臣先生的弟子有:李鸣岐、赵得亮、马大龙、付振江、孟祥光、刘洪沂、李文山、田战义、杜国升等。
出生:1922年3月20日,农历壬戌年二月廿二日
逝世:2001年10月3日,农历辛巳年八月十七日,12时5分
人物分类
相声 演员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