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小楼 京韵大鼓演员 良小楼个人简介

良小楼,女,京韵大鼓演员。北京人。生于京郊一贫苦农民家庭,五岁时被卖给北京联珠快书女艺人良蕙芬作使女,并学习联珠快书。原姓氏及祖籍不详,到养母家后,取名良小楼。

良小楼自小天资聪颖,有一副好嗓子,七、八岁时便和养母一起在四海升平茶社演唱联珠快书。十岁时拜王洪利为师,学唱京韵大鼓,十一岁正式登台,演出于北京、天津两地。十二岁曾获“童龄坤星”的称誉。当时她在台上着马褂儿,梳长辫子,是副男孩的装束,演唱《三国》段子,在观众中有“小活赵云”之誉。因为有联珠快书的功底,又有京韵大鼓的舞台实践,故成名极早。京韵大鼓名家刘宝全曾称赞她是“京韵的好苗子”。她在十三岁时又拜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为师,专学刘派京韵大鼓的演唱。

良小楼所唱的京韵大鼓曲目,以金戈铁马内容居多,如《华容道》、《长坂坡》、《单刀会》、《闹江州》等;而对一些抒情性强的曲目,如《审头刺汤》、《活捉三郎》等,同样驾驭自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李炳卫等曾在《民社北平指南》中写道:“盖坤书界最享盛名者,只有一良小楼,在未出嫁之前,演唱堂会,每日价二十元,老合界(江湖上的艺人行)多谓为空前绝后之铮铮者也。”正当她的舞台艺术如日中天、蓬勃向上的时候,她被养母强迫出嫁,脱离舞台,当时仅十八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三八妇女节,良小楼到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庆祝大会,听全国妇联副主席李德全讲“妇女要想解放,首先要经济独立,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人民服务”,她很受启发,决心冲出家庭藩篱,重返舞台。

1950年以后,良小楼先后在北京的迎秋茶社、凤凰厅等处献艺,在恢复传统唱段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反映新的社会生活内容的曲目创作。1951年,她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曲艺服务大队,在朝鲜战场上,她以一曲《董存瑞》受到志愿军指战员的热烈欢迎。1953年,她再次赴朝慰问演出,受到朝鲜人民领袖金日成的亲切接见。

1953年,良小楼被安排到中央歌舞团说唱组工作。1957年,北京市办起民营公助的曲艺训练班。她宁愿舍弃国家表演团体的高工资和地位,几次要求去教学,终调入曲艺训练班任教,后又随毕业学生并入北京市曲艺团。

良小楼结合自己的多年舞台实践经验,经过仔细研究,总结出鼓曲演唱吐字、发声、用气的一套方法和规律,用于教学。不少知名歌唱家也曾向她请教,共同探讨声情并茂的演唱方法。她在课徒授艺的同时,还应邀到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讲课。

良小楼在从事鼓曲教学的同时,一直没有放弃舞台演出。她演唱了许多刘派京韵大鼓的名篇,也演唱了不少新编曲目,如《黄继光》、《飞虎山》、《党的好女儿徐学惠》等。其中《党的好女儿徐学惠》曾在1960年获得文化部主办的曲艺优秀节目汇报演出的表演奖。良小楼主张:“一个演员不应当光学一个人。”在她的演唱中就以唱腔圆润委婉,音色浑厚,而兼容刘、白两派,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她演出的《双玉听琴》、《英台哭坟》、《姜灵芝》等曲目,非常鲜明地具有这种特点。

1960年后,良小楼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1983年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出生: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
逝世:1984年,农历甲子年

人物分类
京韵大鼓 演员

良小楼视频 MP3下载

35分钟 京韵大鼓
良小楼
25分钟 京韵大鼓
良小楼
19分钟 京韵大鼓
良小楼
18分钟 京韵大鼓
良小楼
15分钟 京韵大鼓
良小楼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