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良 桂剧生行演员 黄淑良个人简介

黄淑良,男,桂剧老生。广西桂林人。

于清末与李宗仁就读于广西陆军小学堂,后又进广西法官养成所学习。北伐战争前,他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李烈钧部队,任李烈钧的副官,北伐战争后,他毅然弃军政从艺,拜桂剧名须生刘吉甫为师,习桂剧生角。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抗战胜利了。黄淑良在桂林群众戏院任编剧兼演员时,李宗仁曾派人来桂林请他出任某县县长,劝他脱离艺术舞台,重新走向政治舞台。可是他拒绝了李宗仁的邀请,并对来人表示,人各有志。随后他携家小重返平乐,继续在平乐从事他所喜爱的桂剧艺术事业。

黄淑良正式下海之后,在桂剧界深受同仁的爱戴。他文化素质高,同仁们都敬佩尊重他,称他为“桂剧才子”。黄淑良非但唱、念、做、打、演都很专业,自下海以来,他还编导过《莲花帕》、《笔生花》、《三门街》、《玉蜻蜓》等十几部连台本戏。其中《莲花帕》一连演出十几本,当时桂林的妇女一本接一本地追着看。当时桂林观众戏迷曾流传过这样一首打油诗:“人人争看《莲花帕》,满院都是长头发,鞋面丢下底不打,五舅娘去找三姨妈。”可见当时戏院看《莲花帕》的情景是如何的红火。

黄淑良擅长演的戏是青莽、黄莽、官衣戏,如《六部大审》、《张松献图》、《刘备哭关羽》、《搜孤藏孤》等。民国三十年(1941年),平乐下关东山街怡乐戏院建成踩新台,请了黄淑良、杨兰珍、蒋全凯等好几位桂剧名生角。一天,水牌挂出黄淑良主演拿手戏《搜孤藏孤》。当时平乐水陆两口岸的湖南宝庆商贾们最爱看戏,当他们知道黄淑良是个不从军政而从艺术的法政学生(耍家票友出身的艺人)时,特别哄抬,争相买票看他的戏。第一晚,黄淑良演罢,多数观众赞扬说:耍家出身唱得如此正板,实在难得。也有人论:唱做表演是不错,可与科班子弟相比,但剧中表现尚有不足。究竟是什么“不足”,谈论者没有明言,是否有意“考”他黄淑良。第二天,湖南宝商们包票再点他演《搜孤藏孤》,演出前在舞台两侧有意挂上大红喜炮和两双新草鞋。这晚演出,黄淑良见舞台前两侧的“阵式”,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但又不知剧中演出错在哪里。自然这晚演出,他从始至终更认真唱做,丝毫不敢松懈。演完之后,台下掌声四起,赞口频频,但宝商们挂的喜炮和草鞋就是不见有表示。究竟是好还是哪里有错?这倒使黄淑良有些不安。那晚他辗转难眠。于是他从剧情开始,逐字逐句,从表演身段、人物塑造等方面来个仔细回忆检查。忽然灵感发觉,这两晚演出是公孙杵臼将孤儿抛给程婴,程婴用袍服接住之后,就匆匆下场了。他想到“问题”是否就出在这里?程婴接住的孤儿是死的还是活的,程婴一点表示都没有。万一是个死的,岂不白费心机救孤?于是他把想到的这一疑点请教老师刘吉甫和左右场的师傅们,并把他自己重新设计的这场表演改动,请左场师傅帮配孤儿哭声效果。这个改动程序定下之后,黄淑良心里踏实了。心想:明晚自己挂牌,按这个程序再演《搜孤藏孤》,不管它是喜炮还是草鞋,总得有一个结果。就这样,第三晚水牌挂出:本晚黄淑良再演《搜孤藏孤》。这晚演出,观众更加爆满。当他演到用袍服接过孤儿,用手轻轻一拍,垂耳侧听,左场师傅用唢呐小声吹出孤儿的哭声效果,程婴点头认可,便高兴地一甩髯口,疾步下场。台下掌声立刻四起,大红喜炮也点燃了,喜炮声夹着鼓掌声震动了整个舞台。那些认真看戏的宝商们说:“真不愧是法政学生出身的名角!”

出生:1889年,光绪十五年(己丑)

人物分类
桂剧 生行演员

黄淑良视频 MP3下载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