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玉霜(李再雯、筱白玉霜) 评剧旦行演员 小白玉霜个人简介
小白玉霜,女,评剧旦角。天津人。原籍山东,因家贫被卖到评剧李家班给白玉霜做养女,取名李再雯。
13岁即登台为白玉霜配戏。1938年随华北剧社赴上海演出,其间白玉霜因故突然离去,她即以“筱白玉霜”(一作“小白玉霜”)的艺名代行主演,圆满完成了旅沪的演出。此后,筱白玉霜的艺事不断进步,居然与白玉霜并挂头牌了。
1943年白玉霜因病去世。筱白玉霜自组阳秋社,后易名再雯社,领衔主演于天津、北平等地。主要剧目有《秦香莲》、《杜十娘》、《贫女泪》、《玉堂春》、《锯碗丁》、《和睦家庭》、《红娘》、《阎婆惜》、《双蝴蝶》等。其表演以深沉细腻,委婉大方取胜,在平津地区享有盛誉,为当时评剧界最具代表性的演员之一。
1949年再雯社于北平首演解放评剧《兄妹开荒》,继而演出新戏《九尾狐》、《农民泪》等。与此同时,筱白玉霜积极投身戏曲演出和剧团体制的改革工作。1950年她领导的再雯社与喜彩莲为主演的莲剧团合并,率先建立民营公助的“新中华评剧工作团”,并陆续排演了《兄妹开荒》、《农民泪》、《九尾狐》、《小女婿》、《千年冰河开了冻》、《婉香与紫燕》等新型剧目,受到各界广泛欢迎。对于推动评剧现代戏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53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新中华评剧工作团被编入该院的附属评剧团。1955年在原建制基础上建立了中国评剧院,到1964年的九年间,筱白玉霜一直任剧院艺委会主任,是剧院首席主演。除整理演出了自己的保留剧目外,还参加了《罗汉钱》、《擦亮眼睛》、《青春之歌》、《为了红》、《苦菜花》、《金沙江畔》、《生活的凯歌》、《李双双》等现代题材剧目的演出。在传统戏《秦香莲》一剧中,她成功地塑造了秦香莲这个人物形象,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她是评剧白派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者。1952年她随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曾荣获模范团员的称号。1954她参加了中国人民慰问团赴广西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1958年她又一次参加慰问团赴福建前线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距敌人很近的小岛上演出,获得了广大指战员的好评。1964年以后,因政治上受到不公正待遇,筱白玉霜被迫结束了自己钟爱一生舞台生涯。
“文革”开始后,筱白玉霜被关押批斗,遭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残酷迫害。但她仍抱有一线希望——这一切都是暂时的,生活会有所该变。然而,“文革”头面人物戚本禹在一次文艺界集会上公开点名说:“马连良、李再雯是反革命,不能改造。”,使她万念俱灰,对以后的生活彻底丧失了信心。1967年12月21日,她绝望地服下大量安眠药片,含冤告别人世。一代名伶香消玉殒。
李再雯继承发展了白派唱腔艺术,其行腔低回婉转,于柔美中见刚劲风骨,极具感染力。在表演艺术方面,她不仅擅长演青衣,又能演花旦、彩旦和老旦,她所扮演的人物形象鲜明,各有特点。在创造角色过程中,她注重生活的体验,是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的表演艺术家。
曾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第三届委员、中国评剧院艺委会主任。
出生:1922年,农历壬戌年
逝世:1967年12月21日,农历丁未年冬月二十日
人物分类
评剧 旦行演员
13岁即登台为白玉霜配戏。1938年随华北剧社赴上海演出,其间白玉霜因故突然离去,她即以“筱白玉霜”(一作“小白玉霜”)的艺名代行主演,圆满完成了旅沪的演出。此后,筱白玉霜的艺事不断进步,居然与白玉霜并挂头牌了。
1943年白玉霜因病去世。筱白玉霜自组阳秋社,后易名再雯社,领衔主演于天津、北平等地。主要剧目有《秦香莲》、《杜十娘》、《贫女泪》、《玉堂春》、《锯碗丁》、《和睦家庭》、《红娘》、《阎婆惜》、《双蝴蝶》等。其表演以深沉细腻,委婉大方取胜,在平津地区享有盛誉,为当时评剧界最具代表性的演员之一。
1949年再雯社于北平首演解放评剧《兄妹开荒》,继而演出新戏《九尾狐》、《农民泪》等。与此同时,筱白玉霜积极投身戏曲演出和剧团体制的改革工作。1950年她领导的再雯社与喜彩莲为主演的莲剧团合并,率先建立民营公助的“新中华评剧工作团”,并陆续排演了《兄妹开荒》、《农民泪》、《九尾狐》、《小女婿》、《千年冰河开了冻》、《婉香与紫燕》等新型剧目,受到各界广泛欢迎。对于推动评剧现代戏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53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新中华评剧工作团被编入该院的附属评剧团。1955年在原建制基础上建立了中国评剧院,到1964年的九年间,筱白玉霜一直任剧院艺委会主任,是剧院首席主演。除整理演出了自己的保留剧目外,还参加了《罗汉钱》、《擦亮眼睛》、《青春之歌》、《为了红》、《苦菜花》、《金沙江畔》、《生活的凯歌》、《李双双》等现代题材剧目的演出。在传统戏《秦香莲》一剧中,她成功地塑造了秦香莲这个人物形象,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她是评剧白派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者。1952年她随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曾荣获模范团员的称号。1954她参加了中国人民慰问团赴广西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1958年她又一次参加慰问团赴福建前线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距敌人很近的小岛上演出,获得了广大指战员的好评。1964年以后,因政治上受到不公正待遇,筱白玉霜被迫结束了自己钟爱一生舞台生涯。
“文革”开始后,筱白玉霜被关押批斗,遭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残酷迫害。但她仍抱有一线希望——这一切都是暂时的,生活会有所该变。然而,“文革”头面人物戚本禹在一次文艺界集会上公开点名说:“马连良、李再雯是反革命,不能改造。”,使她万念俱灰,对以后的生活彻底丧失了信心。1967年12月21日,她绝望地服下大量安眠药片,含冤告别人世。一代名伶香消玉殒。
李再雯继承发展了白派唱腔艺术,其行腔低回婉转,于柔美中见刚劲风骨,极具感染力。在表演艺术方面,她不仅擅长演青衣,又能演花旦、彩旦和老旦,她所扮演的人物形象鲜明,各有特点。在创造角色过程中,她注重生活的体验,是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的表演艺术家。
曾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第三届委员、中国评剧院艺委会主任。
出生:1922年,农历壬戌年
逝世:1967年12月21日,农历丁未年冬月二十日
人物分类
评剧 旦行演员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