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仙(张筠青) 评剧旦行演员 花月仙个人简介
花月仙,女,评剧旦角。汉族。原名张筠青。
幼年在天津拜师赵月楼、碧莲花学评剧,长年与碧莲花、喜彩莲搭班演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已成名,在天津以及上海、南京、青岛、东北等地演出。
全国解放后,在北京参加北京评剧团,1958年随团并入中国评剧院,专长评剧青衣、老旦,几十年的舞台实践创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在广大观众中具有较大影响。她表演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善于从人物出发,体会角色深刻。她的演唱功夫深、底子厚,嗓子高亢圆润、宽厚有力,尤其是她的快板和垛板更是脍炙人口,形成了花派演唱艺术独特的风格。她的代表剧目有:《珍珠衫》、《刘云打母》、《桃花庵》、《杨八姐游春》、《唐知县审诰命》等。1954年北京举行的文艺汇演时,她在《白洋淀春天》中扮演沈惠珍荣获演员一等奖。
在中国评剧院演出的现代戏《夺印》、《向阳商店》、《南海长城》中她都担任重要角色。在《夺印》、《向阳商店》、《第二次握手》、《故都春晓》、《钟离剑》、《无双传》、《卷席筒》等剧目中参加唱腔创作,创作出众多优秀唱段。她坚持对音乐的革新,如:《钟离剑》中越王的反调慢板,《向阳商店》中的老奶奶和《夺印》中烂菜花的唱腔,都是她自己创作自己演唱,颇受广大观众欢迎。在她年近六旬时,为了提高和丰富评剧唱腔,她经常观摩录听其他剧种的音乐,借鉴学习,以充实自己,弥补评剧音乐的不足。
在培养青年方面,她更是不遗余力,对评剧艺术因“文革”荒废十年后继乏人的现状心急如焚,非常关心剧院中、青年演员的成长。她毫无保留地、热心诚恳地把自己的艺术积累传授给年轻一代,使她的演唱风格和特点在剧院中、青年演员有较大影响。为了让青年更快的成长,在《包公赔情》一剧中,由青年演员李惟铨扮演花脸包拯,自己陪青年扮演老旦,演出颇为成功,受到院内外一致好评。她还在现代戏《野马》中出演陈母一角,全力辅佐两个青年演员李惟铨和恒红完成了角色的创造。她的弟子张淑桂、刘淑萍以及恒红都是北京评剧界有影响的好演员。
2015年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出生:1922年10月,农历壬戌年
逝世:2015年11月19日,农历乙未年十月初八日,11时5分
人物分类
评剧 旦行演员
幼年在天津拜师赵月楼、碧莲花学评剧,长年与碧莲花、喜彩莲搭班演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已成名,在天津以及上海、南京、青岛、东北等地演出。
全国解放后,在北京参加北京评剧团,1958年随团并入中国评剧院,专长评剧青衣、老旦,几十年的舞台实践创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在广大观众中具有较大影响。她表演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善于从人物出发,体会角色深刻。她的演唱功夫深、底子厚,嗓子高亢圆润、宽厚有力,尤其是她的快板和垛板更是脍炙人口,形成了花派演唱艺术独特的风格。她的代表剧目有:《珍珠衫》、《刘云打母》、《桃花庵》、《杨八姐游春》、《唐知县审诰命》等。1954年北京举行的文艺汇演时,她在《白洋淀春天》中扮演沈惠珍荣获演员一等奖。
在中国评剧院演出的现代戏《夺印》、《向阳商店》、《南海长城》中她都担任重要角色。在《夺印》、《向阳商店》、《第二次握手》、《故都春晓》、《钟离剑》、《无双传》、《卷席筒》等剧目中参加唱腔创作,创作出众多优秀唱段。她坚持对音乐的革新,如:《钟离剑》中越王的反调慢板,《向阳商店》中的老奶奶和《夺印》中烂菜花的唱腔,都是她自己创作自己演唱,颇受广大观众欢迎。在她年近六旬时,为了提高和丰富评剧唱腔,她经常观摩录听其他剧种的音乐,借鉴学习,以充实自己,弥补评剧音乐的不足。
在培养青年方面,她更是不遗余力,对评剧艺术因“文革”荒废十年后继乏人的现状心急如焚,非常关心剧院中、青年演员的成长。她毫无保留地、热心诚恳地把自己的艺术积累传授给年轻一代,使她的演唱风格和特点在剧院中、青年演员有较大影响。为了让青年更快的成长,在《包公赔情》一剧中,由青年演员李惟铨扮演花脸包拯,自己陪青年扮演老旦,演出颇为成功,受到院内外一致好评。她还在现代戏《野马》中出演陈母一角,全力辅佐两个青年演员李惟铨和恒红完成了角色的创造。她的弟子张淑桂、刘淑萍以及恒红都是北京评剧界有影响的好演员。
2015年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出生:1922年10月,农历壬戌年
逝世:2015年11月19日,农历乙未年十月初八日,11时5分
人物分类
评剧 旦行演员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