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坚 越剧作曲家 王元坚个人简介
王元坚(1918——1982)
笔名袁泾。男,作曲。浙江鄞县人。年轻时曾在浙江义乌中学、兰溪师范学校任音乐教师,又曾在浙南参加抗日救亡工作。1949年7月参加由上海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上海市第1届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同年9月参加由范瑞娟、傅全香组织的上海东山越艺社任作曲。1951年参加由竺水招、商芳臣、筱水招等组织的上海云华越剧团(南京市越剧团前身)任作曲,并兼任上海春光越剧团、光明越剧团等剧团的作曲工作。1954年11月随云华越剧团到南京。1956年南京市越剧团建团后一直在团内担任作曲工作,云华越剧团、南京市越剧团的《柳毅传书》、《南冠草》、《天雨花》、《盘夫索夫》、《碧玉簪》、《莫愁女》等几十出剧目的音乐作曲基本上出自他手。他对乐队进行改革,增添了拉弦、弹拨、管乐等乐器,扩充了乐队编制,并普及乐理知识,提高乐队演奏水平。在创作上,他对全剧唱腔通盘设计,重点唱段定腔定谱,并丰富配乐。为求管弦乐与打击乐相和谐,他在《南冠草》等剧中进行改革实践并取得较好效果。为了使越剧的托腔伴奏能规范化,他编创了一套[尺调]中板过门进行尝试,既便于演员接唱又保持了越剧风格。唱腔设计朴实细腻,既注意发挥演员的演唱风格,又能帮助演员有所创新,对越剧音乐的发展作出贡献。他还把剧团不同时期、各个剧目中的主要唱段进行整理、编纂,为积累演员唱腔艺术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资料。他作曲的《南冠草》获1957年江苏省第1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音乐奖;《庵堂认母》获1957年南京市第3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音乐整理奖。兼任导演的《天雨花》也获得了1957年南京市第3届戏曲观摩大会演出奖。
选自《中国越剧大典》/《中国越剧大典》编委会编著,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2006年9月
笔名袁泾。男,作曲。浙江鄞县人。年轻时曾在浙江义乌中学、兰溪师范学校任音乐教师,又曾在浙南参加抗日救亡工作。1949年7月参加由上海军管会文艺处举办的上海市第1届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同年9月参加由范瑞娟、傅全香组织的上海东山越艺社任作曲。1951年参加由竺水招、商芳臣、筱水招等组织的上海云华越剧团(南京市越剧团前身)任作曲,并兼任上海春光越剧团、光明越剧团等剧团的作曲工作。1954年11月随云华越剧团到南京。1956年南京市越剧团建团后一直在团内担任作曲工作,云华越剧团、南京市越剧团的《柳毅传书》、《南冠草》、《天雨花》、《盘夫索夫》、《碧玉簪》、《莫愁女》等几十出剧目的音乐作曲基本上出自他手。他对乐队进行改革,增添了拉弦、弹拨、管乐等乐器,扩充了乐队编制,并普及乐理知识,提高乐队演奏水平。在创作上,他对全剧唱腔通盘设计,重点唱段定腔定谱,并丰富配乐。为求管弦乐与打击乐相和谐,他在《南冠草》等剧中进行改革实践并取得较好效果。为了使越剧的托腔伴奏能规范化,他编创了一套[尺调]中板过门进行尝试,既便于演员接唱又保持了越剧风格。唱腔设计朴实细腻,既注意发挥演员的演唱风格,又能帮助演员有所创新,对越剧音乐的发展作出贡献。他还把剧团不同时期、各个剧目中的主要唱段进行整理、编纂,为积累演员唱腔艺术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资料。他作曲的《南冠草》获1957年江苏省第1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音乐奖;《庵堂认母》获1957年南京市第3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音乐整理奖。兼任导演的《天雨花》也获得了1957年南京市第3届戏曲观摩大会演出奖。
选自《中国越剧大典》/《中国越剧大典》编委会编著,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2006年9月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