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桐珊(芙蓉草) 京剧旦行演员 赵桐珊个人简介
赵桐珊,男,京剧花旦。原名久林(一作九龄),字桐山(一作桐珊),号醉秋,以艺名芙蓉草行世。生于河北省武清县。
自幼热爱戏曲,8岁时,只身离家赴京学艺。初学梆子,拜赵庭玺为师,向麻子红学梆子青衣。12岁时入三乐班(后改名正乐社)科班,向梆子名家大玻璃翠、冰糖脆学戏,后又向著名梆子旦角老五仙、老十三旦、崔灵芝等边学边演《双锁山》、《汴梁图》、《游湖阴配》、《七星庙》等戏。当时正值京梆“两下锅”(合演)时期,在正乐社时,赵桐珊就向王桂山学过二簧花旦戏,又曾得京剧名花旦田桂凤指导,学会了《战宛城》等田的拿手戏,后又拜王瑶卿为师,成为王门弟子之一,《儿女英雄传》、《雁门关》、《失子惊疯》、《棋盘山》、《梅玉配》、《万里缘》等剧都是王瑶卿亲自教授的。
他扮相俊俏,嗓音清亮,又敏而好学、钻研刻苦,未满师时就崭露头角。他10岁时就与梆子名角崔灵芝、丁灵芝、李灵芝、任灵芝及还阳草同被列为“梆子六草”;12岁入正乐班后不久就又与尚小云、荀慧生被并称为“正乐三杰”;16岁在上海演出连台本戏《女侠红蝴蝶》(主演红蝴蝶赵凌茹),以杰出演技驰誉春申,从此专演京剧。在他50年的舞台生涯中,与之合作演出过的著名演员有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赵君玉、李玉茹、童芷苓、黄桂秋、高庆奎、周信芳、马连良、林树森、陈彦衡、侯喜瑞、时慧宝、李永利等,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其表演艺术受到各地的欢迎好评。1919年曾随梅兰芳去日本演出,赞誉而归。
赵桐珊在道白唱腔、表演风格、艺术创造等方面都深受王瑶卿的影响,演出颇有王氏风范,青年时期在上海演出时就曾得“上海王瑶卿”之美称。后来通过与南北各派演员长时期的合作演出,不仅对促进南北艺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他本人也从中吸取了各派各家之长,形成了他自身独特的演出风格。他所演的《乌龙院》(阎惜姣)、《喜荣归》(崔秀英)、《回荆州》(孙尚香)、《棋盘山》(窦仙童、薛金莲)、《樊江关》(樊梨花、薛金莲)、《失子惊疯》(胡氏、寿春)、《辛安驿》(周凤英)、《梅玉配》(韩翠珠)、《万里缘》(胡阿云)、《雁门关》(萧太后)、《得意缘》(狄英鸾、郎霞玉)等剧中的人物,身分相殊、性格各异,他演来均有独特,使人物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他会戏多、戏路广、传统戏、古装戏、时装戏、连台本戏都能演。他精于旦行,青衣、花旦、刀马旦样样行,且通其它各行,曾以“多才多艺、生旦净丑无一不能”的“能派”而红遍汉口、福州等地。他曾得著名红生王鸿寿的亲传,并为王配演《走麦城》中的廖化,深得赞誉。他还曾经贴演《空城计》(诸葛亮,老生)、《牧虎关》(高旺,净)等剧,他演的小生戏(《断桥》之许仙等)、武戏(《趴蜡庙》之褚彪等)、甚至丑行(《金山寺》之小和尚、《御碑亭》之报录人等)亦很出色。是一位文武昆乱不挡的难得人才。
不论配演大小角色,他都精心塑造,使每个角色都发出光彩。他为梅兰芳配演的潘金莲(《五花洞》),为程砚秋配演的杨玉环(《梅妃》),为荀慧生配演的樊梨花(《樊江关》)……无不令人称誉。他塑造的吕雉(《鱼藻宫》)专横暴戾、阴狠歹毒,多次招致激怒的观众向台上的他投掷桔子皮、香蕉皮以泄其愤;他刻画的王熙凤(《红楼二尤》)笑里藏刀、阴险毒辣,可谓入骨三分,因此曾得“活王熙凤”之称;他扮演的张金凤(《儿女英雄传》)、萧太后(《雁门关》)、郎霞玉(《得意缘》)等人物更是堪称剧坛典范。
20世纪50年代后,他专心致力于戏曲教育工作,先后在华东京剧实验学校、东北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校任教,把全部的技艺连同他宝贵的艺术创作和演出经验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戏曲教育事业。他教学很有方法,能示范,善启发,教学效果好,成材率高,不但教会学生唱念做打各项表演技能,而且使学生懂戏明理学会艺术创造。他还充分发挥他兼通各行的特长,在教学时亲自为学生来回配演各类角色,以其情真意切的出色表演,通过交流引学生“入情”(身入到规定情景中去),“出戏”(再运用艺术手段把“戏”演出来,以达最好成绩的戏剧效果)。经他教过的学生在唱念做打上,特别是在表达感情上无不大有进步,多年来他教演的《临江驿》、《儿女英雄传》、《万里缘》、《贵妃醉酒》、《得意缘》、《辛安驿》、《拾玉镯》、《坐楼杀惜》及他亲自参加编导的现代剧《刘胡兰》等戏均为优秀教学剧目。他的学生刘秀荣、谢锐青、杨秋玲、刘长瑜、汤小梅、陈和平、艾美君、王小蓉、李维康等,都成为舞台上和戏曲教育事业中的佼佼者。
出生:1901年7月13日,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五月廿八日
逝世:1966年,农历丙午年
人物分类
京剧 旦行演员
自幼热爱戏曲,8岁时,只身离家赴京学艺。初学梆子,拜赵庭玺为师,向麻子红学梆子青衣。12岁时入三乐班(后改名正乐社)科班,向梆子名家大玻璃翠、冰糖脆学戏,后又向著名梆子旦角老五仙、老十三旦、崔灵芝等边学边演《双锁山》、《汴梁图》、《游湖阴配》、《七星庙》等戏。当时正值京梆“两下锅”(合演)时期,在正乐社时,赵桐珊就向王桂山学过二簧花旦戏,又曾得京剧名花旦田桂凤指导,学会了《战宛城》等田的拿手戏,后又拜王瑶卿为师,成为王门弟子之一,《儿女英雄传》、《雁门关》、《失子惊疯》、《棋盘山》、《梅玉配》、《万里缘》等剧都是王瑶卿亲自教授的。
他扮相俊俏,嗓音清亮,又敏而好学、钻研刻苦,未满师时就崭露头角。他10岁时就与梆子名角崔灵芝、丁灵芝、李灵芝、任灵芝及还阳草同被列为“梆子六草”;12岁入正乐班后不久就又与尚小云、荀慧生被并称为“正乐三杰”;16岁在上海演出连台本戏《女侠红蝴蝶》(主演红蝴蝶赵凌茹),以杰出演技驰誉春申,从此专演京剧。在他50年的舞台生涯中,与之合作演出过的著名演员有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赵君玉、李玉茹、童芷苓、黄桂秋、高庆奎、周信芳、马连良、林树森、陈彦衡、侯喜瑞、时慧宝、李永利等,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其表演艺术受到各地的欢迎好评。1919年曾随梅兰芳去日本演出,赞誉而归。
赵桐珊在道白唱腔、表演风格、艺术创造等方面都深受王瑶卿的影响,演出颇有王氏风范,青年时期在上海演出时就曾得“上海王瑶卿”之美称。后来通过与南北各派演员长时期的合作演出,不仅对促进南北艺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他本人也从中吸取了各派各家之长,形成了他自身独特的演出风格。他所演的《乌龙院》(阎惜姣)、《喜荣归》(崔秀英)、《回荆州》(孙尚香)、《棋盘山》(窦仙童、薛金莲)、《樊江关》(樊梨花、薛金莲)、《失子惊疯》(胡氏、寿春)、《辛安驿》(周凤英)、《梅玉配》(韩翠珠)、《万里缘》(胡阿云)、《雁门关》(萧太后)、《得意缘》(狄英鸾、郎霞玉)等剧中的人物,身分相殊、性格各异,他演来均有独特,使人物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他会戏多、戏路广、传统戏、古装戏、时装戏、连台本戏都能演。他精于旦行,青衣、花旦、刀马旦样样行,且通其它各行,曾以“多才多艺、生旦净丑无一不能”的“能派”而红遍汉口、福州等地。他曾得著名红生王鸿寿的亲传,并为王配演《走麦城》中的廖化,深得赞誉。他还曾经贴演《空城计》(诸葛亮,老生)、《牧虎关》(高旺,净)等剧,他演的小生戏(《断桥》之许仙等)、武戏(《趴蜡庙》之褚彪等)、甚至丑行(《金山寺》之小和尚、《御碑亭》之报录人等)亦很出色。是一位文武昆乱不挡的难得人才。
不论配演大小角色,他都精心塑造,使每个角色都发出光彩。他为梅兰芳配演的潘金莲(《五花洞》),为程砚秋配演的杨玉环(《梅妃》),为荀慧生配演的樊梨花(《樊江关》)……无不令人称誉。他塑造的吕雉(《鱼藻宫》)专横暴戾、阴狠歹毒,多次招致激怒的观众向台上的他投掷桔子皮、香蕉皮以泄其愤;他刻画的王熙凤(《红楼二尤》)笑里藏刀、阴险毒辣,可谓入骨三分,因此曾得“活王熙凤”之称;他扮演的张金凤(《儿女英雄传》)、萧太后(《雁门关》)、郎霞玉(《得意缘》)等人物更是堪称剧坛典范。
20世纪50年代后,他专心致力于戏曲教育工作,先后在华东京剧实验学校、东北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校任教,把全部的技艺连同他宝贵的艺术创作和演出经验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戏曲教育事业。他教学很有方法,能示范,善启发,教学效果好,成材率高,不但教会学生唱念做打各项表演技能,而且使学生懂戏明理学会艺术创造。他还充分发挥他兼通各行的特长,在教学时亲自为学生来回配演各类角色,以其情真意切的出色表演,通过交流引学生“入情”(身入到规定情景中去),“出戏”(再运用艺术手段把“戏”演出来,以达最好成绩的戏剧效果)。经他教过的学生在唱念做打上,特别是在表达感情上无不大有进步,多年来他教演的《临江驿》、《儿女英雄传》、《万里缘》、《贵妃醉酒》、《得意缘》、《辛安驿》、《拾玉镯》、《坐楼杀惜》及他亲自参加编导的现代剧《刘胡兰》等戏均为优秀教学剧目。他的学生刘秀荣、谢锐青、杨秋玲、刘长瑜、汤小梅、陈和平、艾美君、王小蓉、李维康等,都成为舞台上和戏曲教育事业中的佼佼者。
出生:1901年7月13日,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五月廿八日
逝世:1966年,农历丙午年
人物分类
京剧 旦行演员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