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增祥 京剧生行演员 韩增祥个人简介

韩增祥,男,京剧武生。

韩增祥1958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在校期间曾跟随孙毓堃、王德禄前辈学武戏,又和王少楼、李盛藻两位前辈学文戏,每天以三节加七节的文武比例,周而复始,八年戏校严格、规范的训练,使韩增祥在文武两个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韩增祥在校10岁登台演出,曾演出过武戏《神州擂》、《白水滩》、《石秀探庄》、《武松打店》、《快活林》、《卧虎沟》、《哪吒闹海》、《八大锤》、《挑滑车》,文戏《二进宫》、《断密涧》、《辕门斩子》、《打渔杀家》、《盗宗卷》等众多剧目。后期与杨菊芬老师学了文戏《宿店》与徐元珊老师学了武戏《陆安州》和《战金山》等,1966年韩增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市戏曲学校。

1966年韩增祥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京剧院,选送“样板团”,他向谭元寿老师学了《失街亭》、《南阳关》,向现代戏技导小王桂卿和刘盛通老师问艺,更向王瑞芝先生学习传统戏唱段,和同事一起去王老师家吊嗓。同时王金璐老师给韩增祥排着《野猪林》。一直坚持沿着亦文亦武的方向努力求艺。韩增祥苦练基本功,成为《杜鹃山》、《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现代戏的演出主力。

1978年8月恢复传统戏时,理所当然成为《雁荡山》主力,韩增祥参加了对外开放以后第一个中国艺术团赴美国和香港、澳门地区访问演出两个半月之久。

1978年李万春先生从内蒙古京剧团返回北京,建立北京京剧院二团,担任主演。韩增祥因久慕“李派”艺术,对李万春先生非常景仰,请求加入该团。从此随在李先生身边学习演出;为李先生配演《闹天宫》的哪咤、《古城会》的马童、《武松》中的西门庆,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深得李先生的赏识。韩增祥学习“李派”艺术极为执着,一向爱才的李先生对如此敬业、好学的青年当然关爱之极,由此彼此建立了师徒关系。

1981年韩增祥拜师,李先生说他“是一张白纸,可以全面、准确地继承”。因此一招一式一唱一念,教的仔细;韩增祥则是一点一滴一丝不苟,学的认真,勤奋刻苦,百学不厌。他是得到李先生真传,达到身形近似,活跃在舞台上具有乃师风貌,极见光彩的一位,由此他真正继承了恩师的精湛表演艺术,得恩师的宗传。李先生在亲自为他“把场”的时候,他成功地演出了《闹天宫》、《五百年后孙悟空》、《真假美猴王》和《武松》等剧目,李万春先生在世时,取得恩师之首肯,并赢得广大观众的好评。大家公认他演出了恩师的风貌。

1986年11月北京京剧院二团接受赴英国和爱尔兰访问演出任务,走遍英国12个城市及爱尔兰,韩增祥一人主演《五百年后孙悟空》、《闹天宫》两台大戏,全程48场,他承担了40场,挺拔帅美的猴功,让英国人倾倒,取得了轰动效应,英国报刊赞誉他为:“神奇的美猴王!”。

李万春先生仙逝以后,他则以频频细看恩师的录像继续学习。李先生录制的全部《武松》和《闹天宫》、《古城会》、《平贵别窑》三出戏的录像带,被他反复观看,磁粉已大量磨损,确有“十年寒窗,磨穿铁砚”的刻苦精神。因此他成功地演出了曾得亲授、又经录像学深学透的《古城会》、《平贵别窑》、《连环套》、《独木关》、《落马湖》、《恶虎村》、《水淹七军》、《八蜡庙》、《战马超》、《武松》等戏。关羽戏是很不容易演好的,以前曾有“艺术”没学到家,年纪高幼的演员不能演关羽戏的说法,盖因演出必然缺乏威严、气魄,显得稚嫩、小气。但是,如果已达高龄,演别的武生、武净戏已具有相当造诣的的演员,在关羽戏方面功夫不够,仍然会显得小气。韩增祥形体并不魁梧,且脸庞不大,按一般人想像他很难把关羽的这个角色演好。不想他扮出戏来竟然大气磅礴,脸庞不显小,隐然有乃师李万春先生的姿态。这便是他深得恩师教诲,掌握了恩师艺术三味的成果。

韩增祥2000年12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工人俱乐部自费举办专场,演出恩师亲授的《连环套》、《古城会》,以缅怀恩师,展示李派艺术。

韩增祥在纪念李先生诞生90、95周年,逝世15、20周年的演出中,无论与毕谷云这位老艺术家合作演的《平贵别窑》还是他自己单演的《连环套》、《古城会》、《独木关》、《闹天宫》等戏,韩增祥很有他师傅的风范,忠实继承了李派艺术,受到各方面的好评,说“真像他师傅”!将武生常用的直音、立音、冲音软化度掌握的很适当,增加了武戏念白的欣赏价值,舌与齿交织的音色更似师父。念唱气口、喷口,举手投足气势、神情,都可见李先生的风貌。

韩增祥还执教于戏曲学校、北京市京昆艺术培训学校、北京市少儿京昆艺术团,任武生组主教老师,并多次被评为先进教师。他主教的小学员在少儿京昆艺术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为国家一级演员。


人物分类
京剧 生行演员

韩增祥视频 MP3下载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