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升(高庆新、高明奎) 京剧生行演员 高元升个人简介

高元升,男,京剧老生。本名高庆新,一名明奎。生于北京。

家里几代人从事雕刻、美术等活计,也算是一个艺术之家。高元升出生时,父亲给他取名高庆新。他的家境当时还算殷实,父亲是“学画画”的,但却是个酷爱京剧的票友,平时也能演唱许多剧目。家里的亲戚也大多是戏迷或票友,小庆新在父亲的熏陶下对京剧艺术有了最初的印象。

5岁时,父亲开始教他唱京剧娃娃生,并让他登台演出。小庆新没有让父亲失望,在台上把《汾河湾》中的薛丁山、《宝莲灯》中的沉香、《四郎探母》中的杨宗保演得活灵活现,引来观众好声一片。每当这时,笑容就会浮现在父亲的脸上。

跟随父亲学习了3年娃娃生后,家人给小庆新找了个京剧“家教”许蔼臣,继续教他学唱京剧。每逢周日,小庆新就会准时前往先生家学习京剧老生,那是他的第一个专业老师。

10岁时,父亲认为他的“火候”已到,可以报考中华戏曲学校了。考试时,专业课没问题,可文化课却要考英语,这可难住了自小学习《论语》的小庆新。“26个英文字母我是认识,可把它们组合起来,我就不认识了。”高元升无奈地笑了。

没考上戏曲学校,高元升整日忧郁着。11岁经义父李盛泉介绍入富连成社习艺,排名元升。在富连成社的7年是高元升迅速成长的7年,也是他痛并快乐着的7年。初从郝喜伦、冯富昆、段富环练毯子功,后从雷喜福、王喜秀、张连福、刘盛通等学正工老生戏。从王连平、阎岚秋、孙盛文、魏莲芳等学二路老生戏。并从萧长华、郭春山习昆曲。于科内曾与高元阜、曹元弟、姚元秀等四人于丽歌唱片公司灌制了昆曲《仙园》唱片,发行后受到奖励。

出科之后,18岁的高元升回到家中,经张春禄介绍,1944年于北京西单报子街71号张春彦府中,被张收为关门弟子。得张师亲传《奇双会》李奇、《玉堂春》刘秉义等,并为其所演剧目重新“下挂”。1947年与张师之女婉珍结婚。参加庆乐戏院的新兴京剧团后,曾任演员队队长。父亲常常以票友的身份组织剧目演出,高元升也开始频频登台。随着《封神榜》、《珠帘寨》等剧目的演出,他在戏迷和票友心中有了好口碑,高元升的表演逐渐走向成熟。

1950年,新疆成立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筹委会,时任新疆军区第九军政委的张仲瀚前往北京物色戏曲人才时,为高元升的精彩演出所折服,并在3年内两次邀请他来疆发展。1950年,张仲瀚在北京第一次见到高元升时,高元升正在一个搭班社搭班演出。恰好另有一场《封神榜》的剧目缺人饰演一个重要角色,对方听说小有名气的高元升是富连成社毕业的,立刻找他来演这个角色。高元升在演唱这个剧目时被张仲瀚发现了。张仲瀚约他见面,希望他加入新疆将要组建的京剧团,并承诺给他最好的待遇。高元升没有答应张仲瀚。3年后,新疆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了。张仲瀚又来邀请高元升,但他又一次失望了,

1960年,新疆没有京剧团,自治区领导上报中央要求给一个京剧团,给新疆一个京剧团的任务被安排到了北京市。综合考虑政治、业务和演员阵容,高元升所在的新型社剧团被选中。1960年11月,全团90多名演职员连带家属共300多人被“送”到了新疆。新型社剧团改名新疆京剧团,隶属于自治区文化厅。

从1966年开始,由于“文革”的冲击,他几乎没有登台的机会了,可他依然每天苦练基本功。终于熬到了1979年,新疆京剧团和兵团京剧团重新组合后,高元升又可以登台演出了。演出的剧目也恢复了传统剧目。

1985年,新疆京剧团改制,62岁的高元升退休回到了北京。回京后,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常常去活动站演出,还收了几十个弟子。2007年6月10日,已回北京定居多年的高元升,把告别舞台的最后一场正式演出放在了首府的新中剧院,演出的一场普通的京剧传统剧目《游龙戏凤》。

出生:1924年,农历甲子年

人物分类
京剧 生行演员

科班院校
富连成社 元字科 学生

高元升视频 MP3下载

声明:内容由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